第04版:地市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政经观察
今报网首页
2019年02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马街看延续700多年的麦田盛宴 曲艺“活化石”变“聚宝盆”

    年年书会,今又书会。

    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三,还沉浸在年味中的人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当天,来自河南各地,以及安徽、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等全国近30个省市的1336名艺人,携河南坠子、京韵大鼓、山东琴书、三弦书等40余种曲艺曲种和上千部传统及现代曲目,又一次负鼓携琴汇集于此, 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而超过25万人的“听众”规模,再一次将“中国曲艺圣地”的美誉诠释得淋漓尽致。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现场采访发现,这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舞台,今年呈现出文化更多元、办会更规范、带动作用更明显等诸多可喜变化。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俊生 见习记者 王佳宁

    实习生 王向宇 王昊宇/文图

    传统与现代多元素在麦田里碰撞

    “我前天就来啦!一年中最高兴的就是这个时候,简直比过年还高兴!”说起今年的书会,69岁的民间艺人丁胜举一边回应着记者的话,一边娴熟地操弄着手里的乐器。很快,阵阵婉转悠扬的坠子声传出,观众随即而来。

    当天,马街村头的这片被人戏称为“最具文化味,最能代表曲艺精粹”的麦田,又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艺人。他们一如往常,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河南坠子、京韵大鼓、山东琴书、三弦书此起彼伏。或是多年参加的老熟人,或是首次亮相的新面孔,他们一二结伴,三五为组,在河坡处、山岗上、麦地里、小路旁摆下阵式,扎起摊子,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这就开始了表演,让延续了700多年的民间艺术,又一次如约而至,让成千上万、千千万万的人又一次沉浸在初春的传统文化美妙声乐中。

    恰在此时,一种带有强烈律感的摇滚乐却骤然传入耳中。循声而去,只见不远处,一位残障人士坐在几个铁桶组成的“乐器”中,忘情地演奏着摇滚音乐,动感的节奏和新奇的乐器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我从小就喜欢摇滚。虽然这是一种流行文化,但是在这里,也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演奏者小杜表示,自己平时在郑州以表演为生,已经是第三年来参加马街书会了,“马街书会是民间曲艺的大舞台,我来这里一是表演,二是想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只要能唱戏,日子就特别有劲儿!”

    “我喜欢河南坠子40多年了,年轻时是业余爱好,现在已经变成‘主业’了。”来自河北唐山的翟流聚和同伴如痴如醉地演绎着坠子,四周围满了听戏的村民。翟流聚说,自己虽然60多岁了,但在民间艺人中还“很年轻”,“只要我还能动能唱,我觉得日子就特别有劲儿!”

    当天的会场上,很多艺人年岁已高,但唱腔依旧铿锵有力、婉转动听,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出一种艺术家的风范。

    受父母影响,六十多岁的马街村村民张群堂老人也特别喜欢听戏。他从2006年起就开始创办“艺人之家”,将自己家作为马街书会艺人的落脚点,免费提供食宿条件。张群堂说,现在的表演者和观看者多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都不感兴趣,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大问题。他说,自己坚持为民间艺人提供食宿,不仅能让九十多岁的老母亲高兴,还能减轻艺人负担,增加交流,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尽一份薄力。

    “年轻人也要跟上步子,不能拖传统曲剧发展的后腿。”40多岁的刘峰云说,他学了十几年河北梆子,但仍觉得自己是个“新手”,“传统文化不能断了传承,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了解、多学习传统曲剧,我们一起做传统艺术的‘接班人’!”

    700年书会成了当地“聚宝盆”

    记者在现场看到,会场周围分布着井然有序的小吃、玩具等摊位,大部分摊位前都围着不少人。临近中午,很多食客端着刚出锅的美食大快朵颐。

    卖气球的高大叔说:“咱不能把马街书会看成是单纯的集会,每年大量的民间艺人聚集在这儿,为我们当地发展带来了特别大的活力。”他说,得益于马街书会巨大的人气,自己每天卖气球能赚二三百元,几天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马街村村民李顺英家紧挨马街书会的会场,他在自己的院子中开了一家羊肉冲汤店,在书会期间,每天能卖出500多碗冲汤。

    “以前泥坑、垃圾遍地,人车堵得水泄不通,环境破坏得很厉害,很多人都不愿意往里进。”李顺英说,“现在每个进入会场的商贩都核发了许可证,标语竖起来了,公共卫生间建起来了……经过合理规划,停车区、食品区、观赏区分开,并且有了更多维持秩序的人员,让群众能够在井然的秩序中‘享受一场好戏’”。

    “马街书会就是我们的‘聚宝盆’,把全国各地的能人巧手聚过来了,把人气和财富也聚过来了。”宝丰县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发展,马街书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办会的成熟度、知名度也不断提升。大量的民间艺人汇聚在宝丰,为这里的文化事业、经济发展带来十足的动力支撑,“我们有信心,让马街书会越办越好,让这个中国曲艺史的‘活化石’真正成为永不散去的书会!”

    截至发稿时,记者从宝丰方面获悉,今年马街书会到会艺人1336人,正月十三当天参会群众超过25万人次,艺人摊位数460余个。

    经宝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全体评委,在书会现场通过观看筛选、举手表决,最终,现年50岁、来自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葛志茹为本届书会书状元。葛志茹,主要演唱曲种:安徽大鼓(豫东),演唱书目《花木兰征北》《罗通扫北》《罗元征南》。表演特点:吐字清晰,表演大方,功底深厚。

    ■相关资料

    宝丰马街书会又称“十三马街书会”,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三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书会地点设在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汇集于此,说书亮艺,规模壮观,形成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2006年,马街书会被列入笫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政经观察
   第04版:地市深读
   第05版:大城无小事
   第06版:政经观察
   第07版:娱乐
   第08版:大城无小事
去马街看延续700多年的麦田盛宴 曲艺“活化石”变“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