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2019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2019全国两会

第03版
2019全国两会
今报网首页
2019年03月1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马萧林:在中小学阶段适当安排甲骨文普及课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甲骨文宣传推广的提案》,建议解决甲骨文在宣传推广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

    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记者 沈翔 李新华/图

    从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至今的120年来,几代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筚路蓝缕,发掘出土了15万多片甲骨,发现甲骨文单字4500多个,其中可完全释读的有1000多字。然而,作为中国文化传承标志的甲骨文,今天的人们对于它的认识还十分肤浅。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2017年11月,“甲骨文”项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高度认可。因此,宣传推广甲骨文可以使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在传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对于加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萧林说,近年来,全社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甲骨文宣传推广热潮。但是,认真总结甲骨文宣传推广的现状,不难发现,在甲骨文的宣传推广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萧林列举了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教育部门没有形成甲骨文宣传推广机制。虽然义务教育语文、历史教材中增加了部分甲骨文等古文字知识的内容,甚至有地方教育机构还提出了甲骨文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主张,但仍未形成富有成效的甲骨文等古文字宣传推广机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是缺乏通俗易懂且严谨科学的普及教材。据不完全统计,从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普及读物已有数百种之多,但这些普及类读物难以兼顾通俗易懂与严谨科学,并且针对性不强。

    三是社会宣传推广力度不够。近年来,一些博物馆和电视台开展了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宣传推广活动,但宣传推广力度显然不够。此外,大多数甲骨资源仍然收藏在博物馆或发掘单位的库房内,公开展出的较少,公众难以近距离接触。

    四是甲骨文教育推广的师资力量薄弱。由于甲骨文等古文字学科专业性较强,艰涩难懂,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需求有限,因此专业从事甲骨文等古文字教育推广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为此,马萧林建议从五个方面加强甲骨文的宣传推广。

    一是加快编辑出版甲骨文普及读物。建议教育部协调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组织编写既通俗易懂又科学严谨的甲骨文教材和普及读物。

    二是加快建立宣传推广甲骨文的教学机制。建议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适当安排甲骨文普及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设甲骨文或与甲骨文相关的选修课程。

    三是加大甲骨文展示宣传推广力度。甲骨收藏单位、博物馆和各类媒体要利用各自优势,充分展示、宣传推广甲骨文知识和甲骨文化。

    四是加快培育甲骨文师资队伍。编写简易教师培训教材,制订培训计划,对中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甲骨文知识培训、教育案例示范观摩等活动。

    五是加快甲骨文宣传推广试点工作。建议教育部或河南省教育部门在甲骨文发现地安阳首先开展试点工作,然后总结经验逐步向河南全省和全国推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2019全国两会
   第03版:2019全国两会
   第04版:2019全国两会
   第05版:2019全国两会
   第06版:2019全国两会
   第07版:2019全国两会
   第08版:天天315
   第09版:天天315
   第10版:天天315
   第11版:速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广告
   第14版:医界观察
   第15版:广告
   第16版:广告
全国政协委员马萧林:在中小学阶段适当安排甲骨文普及课
全国人大代表熊维政:加大资金投入 做大做强油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