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小记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象声

第03版
要闻
今报网首页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着美好教育 激情燃烧的“逸夫”教育追梦人

“逸夫”校长张勇(左四)、支教教师与帮扶学校合影

    学校是梦想生长的地方,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逸夫小学(以下简称:“逸夫”)是极为低调的一个;

    9月20日,管城回族区教体局高招办主任刘青领队,逸夫小学校长张勇及部分教师,跨越320公里,驱车4小时奔赴三门峡卢氏县城关镇一小开展支教帮扶;10月7日,逸夫小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快闪悄然上线,没有高调呼吁,没有浪潮转发,“逸夫”快闪竟在短短数日内突破30万阅读量;

    “逸夫”教师的教育扶贫初心,“逸夫”少先队员的爱国保家初心,在逸夫小学校长张勇这里,是不曾松懈的“逸夫”当家人责任。今天,“逸夫”的荣誉坐标,依然定位在教师岗位,不变理想的“逸夫”人。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见习记者 邢阿兴

    通讯员 付晨/文图

    跨越320公里的支教帮扶

    教育,就要做有意义的事。

    9月20日清晨,太阳还没在东方露出鱼肚白,“逸夫”校长张勇及教师代表已经在奔赴三门峡卢氏县城关镇一小的路上,穿越一马平川田野,5小时赶路,张勇一行终于在约定时间到达城关镇一小。

    不一样的课堂,同样的童年渴望。简短交流会后,张勇一行直奔学校教室,“逸夫”支教教师邢宜晋、侯红蕾娴熟活跃的讲评课堂,娓娓道来的重点导入,40分钟竟点燃了孩子眼里的光。看着辉映相生的精彩课堂,张勇竟有些感动,为支教老师的奉献,更为孩子眼底的倔强所感染。

    在本次帮扶活动结束时,“资源共享”与“均衡发展”被确立为两校未来结对重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张勇选择用质朴初心践行管城回族区教育追梦人的赤诚。

    河南省骨干教师、逸夫小学教师刘艳蕊:全部青春献给了教育

    “教师没有十年的积淀是出不来的”,别人说这话是妄下论断,对于刘艳蕊来说,这是她几十年教学的深刻感悟。

    头顶名师光环,担任学校教导处主任后,刘艳蕊没有停下脚步,凭借多年教育积淀,浸入教育管理与培训天地的她是自信的,从青年教师三年规划草案到《名师大讲堂》名师荟萃,从勇夺全国优质课大赛特等奖到带领青年教师进入荣誉殿堂。“逸夫”的璀璨师德光芒,背后有刘艳蕊的一份奉献分量。

    做教育,一定要恬淡心性。进入“逸夫”教导处后,刘艳蕊将更多热情投入“逸夫”管理,带领教师到苏州名校跟岗学习,雷打不动的入校执勤。“执勤,没有排班,我也会早到,习惯了。”在刘艳蕊心里,牵挂“逸夫”孩子,已成了她的职业本能。

    无名付出,也应收获荣光花朵。新学年有家长为教师送来感谢锦旗,意外收获,刘艳蕊同样收获了家长鲜花致谢,感谢她为班级培养了爱孩子的优秀教师。

    郑州市骨干教师、逸夫小学教师曹利玲:点燃孩子学习热情

    理科出身的曹利玲,天生带有执着工匠精神。

    “不要求每个孩子数学都学得很好,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让不同的孩子学不同的数学,让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谈到课堂教学,曹利玲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真经”:课堂提问设置要分层,从问题引领到交流提升,从基础巩固到拓展拔高,要尽可能点燃所有孩子的学习热情。这套“真经”的实施,不仅要有刻入脑海的课堂知识体系,要有课程节奏的全程把控,更要把每个孩子都装在心中。40分钟课堂,曹利玲要付出更多,因为她始终继续着“逸夫”人的工匠精神。

    除了课堂内容设置,曹利玲还有一个不易察觉的课堂习惯——上课从不佩戴扩音器。听到这一点,让人着实疑惑:她平时说话的声音很轻柔,佩戴扩音器可以让她讲话轻松,为啥拒绝扩音器呢?她笑着解释道:“扩音器会覆盖班级的一些细小的声音,听不到班级动静,所以嗓子疼也不想用扩音器。”平淡话语解人疑惑,更让人心底顿生一阵感动。

    从课堂到校园,从城市到乡村,“逸夫”教育人始终奔走在祖国教育最前线,激情“燃烧”在中原教育的每一寸热土山河。②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象声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政经观察
   第05版:政经观察
   第06版:独家调查
   第07版:特别策划
   第08版:特别策划
   第09版:大城无小事
   第10版:世界观
   第11版:深悦读
   第12版:深悦读
   第13版:小记者
   第14版:壮丽70年
   第15版:政经观察
   第16版:专版
向着美好教育 激情燃烧的“逸夫”教育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