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象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象声

第03版
要闻
今报网首页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关爱上线 孩子才不会“掉线”

    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着力解决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

    实行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时间管理,很有必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比超过20%。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导致许多悲剧和冲突发生,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扩展到网络空间,是有现实基础和需要的。

    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有很多,包括社交、购物、看剧、学习等,其中玩游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展不健全,对事物的鉴别力比较差,也缺乏自律意识,缺少自控能力。同时网络游戏厂家往往为了增加游戏的黏度,采用各种方法,针对人性弱点开发出各种功能,什么抽奖、开箱子、升级、打卡、送福利,目的就是让用户多把时间耗在游戏里。成年人都难以抵挡这种诱惑,更何况未成年人。

    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时间进行管控,要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这部分比较好实现,比如建立一整套管理机制,诸如游戏厂家做好实名认证、未成年人游戏时长达到就强制下线,甚至采取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措施。然而,线上的技术措施再先进,仍需要家庭的配合、家长的介入,而后者是整个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环节。

    作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修订草案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强化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确立国家亲权责任,明确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由国家承担监护职责;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后的强制报告制度。

    为了不让孩子过早接触游戏,根据草案,家长首先要对孩子负责任。有的家长嫌孩子吵闹,就丢一部手机给孩子,从此养成孩子玩游戏的习惯。有的孩子拿大人的账号玩手机,这就规避了监管,系统还以为是成年人在玩。尤其是有些留守儿童,老人看不住,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缺乏关爱,大人为了弥补愧疚,就满足孩子买手机。以上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要尽可能给孩子做好榜样,回家以后,不要动不动就把手机掏出来,而应该利用回家的时间,多和孩子在一起,带他们一起读书、聊天、踢球,让孩子养成热爱读书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如果家长管不住自己,起不到表率和示范作用,那么,国家哪怕出台再严厉的规定,其效果都会成为泡影。据钱江晚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象声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地市深读
   第05版:政经观察
   第06版:大城无小事
   第07版:大城无小事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速览
   第11版:深悦读
   第12版:深悦读
   第13版:政经观察
   第14版:今牌金融
   第15版:今牌通信
   第16版:专版
   第17版:文娱
   第18版:河南新闻
   第19版:河南新闻
   第20版:河南新闻
   第21版:河南新闻
   第22版:河南新闻
   第23版:广告
   第24版:河南新闻
   第25版:河南新闻
   第26版:河南新闻
   第27版:河南新闻
   第28版:河南新闻
   第29版:河南新闻
   第30版:河南新闻
   第31版:广告
   第32版:广告
给民企和中小企业减负 清欠也是重要举措
让营商“软”环境 培育发展“硬”实力
家长关爱上线 孩子才不会“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