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河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今报网首页
2019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心不改七十载 大别山间有巨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县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概述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 记者 李光远 通讯员 夏宗明 聂建武/文图

    壮丽70载,新县焕新颜。

    70年来,老区新县初心不改,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产业发展

    老区产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了医药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智能制造和文化旅游“四个一百亿”健康产业集群,将产业发展融入绿水青山之间,为老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汇聚绿色动能。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发展茶叶30万亩,油茶28万亩,葛根、油牡丹等中药材3万亩,杉木、檫木等用材林3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448.4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27.2亿元。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无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态型工业,68家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工业企业不断壮大,羚锐制药被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创建全国经皮给药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明确大别山旅游公园定位,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叫响“九镇十八湾”“赏花济”乡村旅游品牌,创建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11个,5个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建成大别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大别山露营公园,承办国内外体育赛事12项,先后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体育旅游目的地,成为引领全省、辐射全国的生态之城、旅游之城、运动之城、教育之城。

    加快创新驱动。先后举办三届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连续6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达标县”。成立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制定18个特色农产品标准,建成农产品大数据库和质量溯源平台,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4个,基地面积达56.2万亩。“新林玉露”被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新县将军菜”被评为信阳市第一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新业态,打造鄂豫皖三省区域性教育培训中心,大别山干部学院被国防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20家中直、省直单位确定为现场教学和党性教育基地。依托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品牌优势,不断提升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质量和层次,国外务工常年稳定在8000人左右,年创外汇1亿多美元。

    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万元GDP能耗下降7.68%,健康产业产值占产业集聚区生产总值的75%,第三产业占比超过40%,形成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绿色转型进入快车道。

    党的建设

    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新县的革命史就是一部党的发展史、奋斗史。

    早在大革命时期,吴焕先、桂步蟾等在外求学的革命青年,回到家乡箭厂河,在四角曹门创建了党的早期组织——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播撒了第一颗革命的火种。

    新中国成立后,更多的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加入其中,党的队伍稳步壮大,结构持续优化,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红城铁军”形成。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伟大自我革命,开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时代篇章。新县县委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党的发展事业蒸蒸日上,全县基层党组织发展至800个,党员17012名,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2倍。

    近年来,通过改造提升村级活动场所,70个村级组织阵地得到巩固提升。在“四面红旗党支部”评选中,55个村级党支部走在前作示范。领导干部走进基层“昼访夜谈”,重塑了党群“鱼水情”。创新开展的“支部共建共融、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让组织活力持续迸发。整顿升级的1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补齐了基层党建的最后短板。非公党建指导员制度落地落实,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曾经的箭厂河戴畈村,是出了名的软弱涣散和重点贫困村,过去“支部开会没人来,数来数去就一排”。近年来,在县乡党委的领导和市派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戴畈村搭起了一个能干事、不出事的“两委”班子,拉起了一支干得好、稳得住的孝心护理员队伍,探索了一套居家为主、社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党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被重新激发,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过去,很多经济空壳村没有村办企业和支柱产业,村集体收入入不敷出,“没钱办事”让党支部“有心无力”。

    2017年开始,新县抢抓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机遇,探索形成了以“三权分置、四股共享”为核心的改革路子,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现在,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179个行政村收入超过5万元,最高的达到63万元。

    村里有钱了,党支部的“心气儿”就上来了;村民富裕了,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自然更强了。

    文化建设

    70年时光流影,记录下老区新县蒸蒸日上的发展历程,也镌刻下了山水红城辉煌绚烂的文化篇章。

    从上世纪50年代地方戏、民歌小调的自给自足,到1980年建成县城西寨差转台开始电视转播;从1997年京九文化列车新县慰问演出,到2016年新县民歌走进人民大会堂……70年,我们见证了老区公共文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县围绕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铸造文化艺术精品,吹起了文化惠民的春风,唱响了文化繁荣的“大戏”。

    在城区,投资3400万元的县图书馆成为文化新地标,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在乡村,农家书屋、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村级站点、广播电视、文化广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

    一道道文化风景亮丽夺目。随着“文化乡村·书香新县”建设的深入,广场舞、地灯戏、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热火朝天,文化广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户户能参与、人人受教育,成为文化生活的新常态。

    一曲曲文化之歌余音绕梁,让文化热潮在小城不断激荡。系列丛书“风、雅、颂”完成编纂,电影《大山之信》《西河恋歌》登陆院线,首个新县形象歌曲《追着太阳赶路》唱响人民大会堂,新县民歌连续四年登上全国村晚舞台,“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情系新县·致敬英雄”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花落红城,“引进来”与“走出去”相融合,彰显了老区的文化自信,构筑了开放繁荣的文化新高地。红色是老区“底色”,红色文化是老区之魂,在1612平方千米的红色土地上,365处红色遗址遗迹宛若星辰、璀璨夺目。

    70年来,新县一直把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红色基因库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实施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箭厂河革命旧址群等修缮保护项目,推进箭厂河革命旧址和新县将军故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建设工程……一批批承载着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的“文化符号”在保护性修缮中焕发新生。

    文化浸润人心,文明筑基固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县开始启动覆盖城乡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2008年的全国文明县城“三连冠”到后来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成功入围,再到如今全城聚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余年接力奋进,让秀美红城处处吹拂着文明的新风,激荡着文明的律动。

    今日红城,“红细胞”志愿服务为老区代言,彰显着“文明使者”的风范;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许光等模范群体凝聚发展正能量,引领着社会文明的新风尚;“一约五会”移风易俗;文明细胞创建崇德向善……文明创建让老区环境更亮、民风更淳、气质更佳,一道道美丽风景、一张张幸福笑脸,见证着老区的“美丽嬗变”。

    城乡建设

    从战争的创伤中走来,新县,也曾满目疮痍。

    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区仅有居民758户、3014人,建筑面积不过5万余平方米,且多为低矮破旧的茅草房和土坯房。石条石子铺设的街道总长6000余米,宽度仅3米左右,不及如今的乡间小道。村庄则分布在河沿或道路两旁,点多面广、水电不通,民舍大多断壁残垣、凋敝破败。

    要发展就得抓紧干!

    到1985年房屋普查时,城区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是1949年的10倍以上,城区建起了4层以上的新楼,百姓住进了崭新明亮的新家。基础设施也在稳步提升,1958年建成首个发电站,年发电量20万度;1973年建成自来水厂,10月开始供水;1978年安装400部可容量自动电话,实现了城区电话自动化。

    与此同时,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富裕之后的农民,积极扩建新房,土木结构的老屋逐渐被淘汰,砖木结构、混合结构的房屋成为“新宠”。1984年,全县对村镇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加强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集镇村庄开始形成:在浒湾乡游围孜村,几十户农民建成了联排机砖瓦房;在千斤乡王店村,立起了多幢混合结构的平顶楼房。1996年,全县最后一个“无电村”——田铺乡老庙村通了电。2012年,最后一个“无水村”——周河乡汤冲村用上了自来水,“放心电”、“安全水”成为所有村居的“标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县委立足“山水红城 健康新县”发展定位,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持续深化,城乡建设进入了更快更好的新时代。

    城区面积达到16.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平方米。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在县域穿行而过,13条公交线路覆盖全城的角角落落,县内公路总里程近2000公里,95%的自然村通上了硬化路……

    走进今天的新县县城,仿佛置身于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山水画卷。潢河沿线水清、岸绿,将军山下路净、景美。9个城市双修工程顺利开工,18个棚户区改造全面上马,文明城市创建全城发力,“一城风雅颂、两岸家春秋”的城市美誉度不断提升,魅力县城向着内外兼修的“全科生”大步迈进。

    借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生动样本,新县开启了美丽乡村三年行动的老区实践,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100%覆盖。人回来了,鸟回来了,文化回来了,民俗回来了,乡村也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新县打造了美丽生态与幸福生活的“新交集”。一批绿色、智慧、人文的文旅小镇、耕读小镇、体育小镇、创客小镇,带火了全域旅游、生态农业、体育健身、文化创意等产业,开拓了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城乡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动能更加强劲。

    如今的新县,既守护住了最原始的生态肌理,又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10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12个村入选中国景观村落,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被收入囊中,老区正以昂扬的姿态,驱散战乱与贫穷带来的阴霾,在1612平方公里的红色土地上,谱写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华章!

    民生事业

    点滴见初心,枝叶总关情。

    70年风雨兼程,从百废待兴到安居乐业,从温饱难顾到藏富于民,从“万元户”光荣到“文明户”争先……一步步发展前行、一个个喜人业绩,汇聚成一幅托举70年民生发展的恢弘画卷,不断诠释着“为民初心”的真谛。

    战争给这座小城带来的创伤不仅仅是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更将沉重的生活发展重担压在了这一方干群的肩上。据统计,直至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前的1983年,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只有86元,全县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十八大前夕的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1元。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263元、12826元,医保参保率达99%。

    初心不改,虽远不怠。新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民生实事落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三年,新增城镇就业12116人。完善“五大保障体系”,医疗保障“第三道保障线”覆盖城乡居民,开展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65周岁以上贫困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和贫困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建成光荣院老年养护楼和“三留守”人员服务中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建档立卡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99%以上。在全省率先实施城镇特困群体关爱工程,4000多名困难群众实现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坚持教育优先,推动“全面改薄”,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功举办2018中国食育国际论坛,获评“全国食育工作优秀县”。成功申报全省唯一的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项目,被评为省文化先进县。建成“一院三中心”,县人民医院骨科荣获“河南省首批县级临床重点专科”。社会稳定更加和谐。深化平安新县建设,被表彰为全国“六五”普法工作先进县、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信访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所有乡镇连续三年被评为“四无乡镇”,2018年公共安全感测评进入全省前20名,获评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考评优秀县。

    70年时光,如一本相册、一幅长卷、一串故事,记录着民生改善的点滴,也诠释着老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真谛!

    脱贫攻坚

    魏巍大别山,绵延千里,林木蓊翳,山花烂漫。而移走贫困这座大山,老区人民走过了艰苦卓绝的70年!

    1949年,新县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省倒数第一,全县粮食总产量2992万斤,每人每年仅有150公斤口粮,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最迫切的民生所盼。

    但受限于薄弱的物质生产基础和自然资源条件,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新县都未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直到扶贫开发前的1983年,新县仍是“三不过一”: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亿元,只有7700万元;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只有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过100元,只有86元。全县贫困人口近22万人,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个灯泡亮全城、一根香烟转全城、一个喇叭响全城”是那时的贫困“画像”,“出门便爬坡,吃粮靠肩驼,男崽难娶婆”则道尽了老区人民的艰难与心酸。

    1984年,新县启动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通过财政扶贫、对口扶贫、科技扶贫的“大水漫灌”,到2005年,全县经济综合实力由全省倒数第一上升至第52位,贫困人口减少至3.29万人,粮食总产量达到10.8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905元,反贫事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新县确定了2017年整体脱贫的战略目标,吹响了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的冲锋号角!

    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数千名扶贫干部下沉一线,保障了政策落实的“推动力”;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其中,汇聚了共赢发展的“创造力”;广大贫困群众奋进争先,激发了脱贫致富的“原动力”。

    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不愁”突出问题,按照突出党建引领,实施精准方略,强化资金保障,动员全民参与,落实从严标准,激发内生动力的总要求,新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涉农财政资金优先解决贫困村突出问题;建立紧密的产业带贫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上持续增收;实施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住房保障和兜底保障政策,织密扶贫“保障网”;创新“智志双扶”的新模式,激发了贫困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练就了敢闯能干的“真功夫”……

    2018年,新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26.34元,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由2014年的12308户41829人减少至774户2134人,贫困发生率由14.9%下降至0.76%,作为大别山区贫困人口比重最大、贫困面积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之一,走在了脱贫攻坚的最前沿,交出了在大别山地区率先脱贫的成绩单,摘掉了压在头上70年的“贫困帽”。

    新县脱贫攻坚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如何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新县仍然有很多路要走。

    生态文明建设

    从上世纪80年代的“要致富、多栽树”,到90年代的“兴田足食、兴山富民、兴工强县”,再到本世纪初的“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劳务富县”,“生态线就是生命线”的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指引下,新县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县域发展的根本点,确立了“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县域发展路子。

    转思想、建制度,绿色发展体系越来越完善。树立“尊山敬水爱林”理念,提倡“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生态意识,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县规划纲要,发布全国首部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蓝皮书,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抓攻坚、筑屏障,绿色发展基础越来越坚实。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县乡村“三级联动”、气水土“三净合一”、治理清洁修复“三位一体”。近三年,取缔“小散乱污”企业124家,淘汰老旧车近3000辆,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城区和乡镇空气质量监测实现全覆盖,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位居河南省第一位,是信阳市唯一实现PM2.5和PM10双下降的县区,连续四年获评“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新县蓝”成为老区的亮丽名片。在碧水保卫战上,“河长制”“湖长制”全面铺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河流污染源排查,划定畜禽养殖限养区、禁养区,城区污水直排入河现象基本消除,绿波荡漾随处可见。在净土保卫战上,垃圾日产日清、就地处理,实现了网格化、常态化,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零增长,成为河南省唯一所有乡镇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县区,重现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在生态建管上,在河南省率先实行“林长制”,推进天然林保护、长淮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山体复绿生态工程建设,全域打造城乡绿道、景观通道、生态廊道,森林覆盖率达76.7%,超过全省平均值近25个百分点。2018年,新县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居河南省首位,成为全省第二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推转型、促融合,绿色发展底色越来越厚重。摒弃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传统增长模式,走上了第三产业带动一产、二产融合的发展路径。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考察调研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在总书记的鼓舞下,老区人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富裕。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政经观察
   第05版:政经观察
   第06版:面对面
   第07版:大城无小事
   第08版:专版
   第09版:河南新闻
   第10版:河南新闻
   第11版:河南新闻
   第12版:河南新闻
   第14版:河南新闻
   第15版:河南新闻
   第16版:广告
初心不改七十载 大别山间有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