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独家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巷议

第03版
民生要点
今报网首页
2020年01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陵缘何“最不受学者待见”?

    中国最大帝王陵墓群,却因多次遭盗,被认为剩下的东西研究价值不大

    坐落在麦田中的宋陵成最“接地气儿”的皇陵

    曾经声势浩大,建于繁荣北宋,埋者身份显赫,如今却“寂寂无名”,多次遭遇盗掘的宋陵,让很多研究者认为,剩下的东西研究价值不大。□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朱耒刚/文 张晓冬/图

    宋陵石像破损严重,永安陵只剩一个土堆

    沿310国道南行,西侧路边突然出现一片蓝色隔音板。里面是高高的荒草和土堆,土堆南侧,有两排威武的石像,路对面常封村的老贺正在一边“溜孙子”,一边对旁边的看护人员抗议,“这里为啥不让拍照啊”。他的孙子围着一个长着圆圆大耳朵、充满喜感的石像跑来跑去。

    他问记者从哪儿来,得知是从郑州专门跑来看宋陵的,不由得撇撇嘴,“有啥可看的啊,我在这儿长大的,从小到大来这也不到十次。”他指指旁边,“保护以前,农民种地时还把这里的石像碰倒过。”

    老贺说,这里是“永昌陵”,石像的尽头是赵匡胤的陵墓,正在修整保护。对面他们村里的永安陵,“埋的是赵匡胤他爹”,如今,只剩一个土堆。

    赵匡胤陵前的石像裂缝颇多,一头石狮子下面垫着砖,背上驮着铁丝和木棍做的加固。很多石像修补过,老贺看来对修补过的样子颇不满意,“这是拿石灰糊的吧,看着恁不协调。”

    看陵的老郜是旁边浮沱村人,他一边尽责地盯着老贺的孙子别爬到石像上,一边告诉老贺,那可不是,这可是专业的东西。老郜告诉记者,以往,旁边都是农民的地,少不了有纠纷,如今,地以租代征过来了,农民省心了,石像也更安全了。

    赵匡胤陵墓前两侧挂着两个孤零零的红灯笼,正面是一个小小的香案,上面供着的石牌写着“宋太祖赵匡胤之墓”,石牌上搭着串假花,从案子下面的纸灰看,不久前还有人祭拜过。

    最“接地气儿”,麦田中的“七帝八陵”

    记者在永泰陵旁见到了开车来“看稀罕儿”的李长华。家在新乡的他,常年在西安做贸易,这次回来,听说宋陵离家不远,就来看看。用他的话说,宋朝经济这么强盛,有学者说占当时世界GDP的四分之一,宋陵一定也差不到哪去吧。导航“宋陵”,找到的是在市区的永昭陵。看完又去寻找其他几个,让他没想到的是,宋代皇陵竟然坐落在国道或村级公路旁的麦田里。门票倒是省了,可着实让他意外。在西安看秦始皇陵,可是好大阵仗。

    田地比路面低一两米,原来该延伸至陵墓的神道荡然无存,但一对对石像肃穆地蹲在那里,静静地守着旁边那个看起来“不知名”的土堆。莫名让他觉得震撼和心酸,“繁华与落寞的极度碰撞,让我想起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水浒传,岳母刺字,宋词,崖山海战,从小到大读过不少跟宋有关的东西。印象里,宋朝虽然武力很弱,但还是留下了很多文化印记,看到这场景,很悲凉。这大概是最低调、最接地气儿的皇陵吧。可是,这些石像看起来都很精致,虽然我不是太懂,不过还是能看出来艺术价值很高,这样真的安全吗?”

    中国最大帝王陵墓群,包拯、寇准葬于此

    对于类似李长华的担心,巩义市北宋皇陵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宋陵采取了“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的安保措施。上百人三班倒对这些帝陵进行防护。

    但她也坦言,保护有很大难度,之前的电子监控系统损毁严重,需要修复或升级换代。因为历经千年,石刻风化严重,目前只是很粗陋的修补,远远赶不上龙门石窟的修复水平。因为不知道该怎么保护,永昌陵2017年进行考古之后,2018年又进行了回填。而最缺的,还是人,“一是我们内部缺这方面的人才,二是缺社会上更多学者和专家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关注。”

    宋陵位于郑州巩义市境内,旧称巩县,在洛阳与开封中间。赵匡胤定都开封后,想迁都洛阳未果,遂将洛阳作为陪都,将陵墓定在了巩县。巩县地处嵩邙之间。邙山历来被视为风水宝地,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人最大的幸福是“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整个宋陵占地约200平方公里,除了“七帝八陵”, 我们所熟知的包拯、寇准、杨六郎等也葬在这里。宋陵按地势分成 “西村陵区”“蔡庄陵区”“孝义陵区”“八陵陵区” 四大陵区,帝陵加上后妃、宗室亲王、王孙,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

    宋陵从公元963年开始营建,前后历经160余年,是我国三大皇家陵墓群之一,也是埋葬帝王将相最多、面积最大的皇家陵墓群。

    皇陵盗掘严重,成“最不受学者待见”的帝陵

    对于宋陵的尴尬,郑州商学院宋陵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锋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宋陵曾遭受毁灭性破坏。金占领北宋后建立伪齐,也就是原济南知府刘豫建立的傀儡政权。从1130年开始,刘豫对宋陵进行盗掘,陵上建筑破坏殆尽,陵内珍宝洗劫一空。1139年,岳飞部收复宋陵后,曾进行修葺。但不久,岳军南撤,宋陵又沦入金军之手。秘书少监郑刚曾到宋陵巡看,在他所著《西征道里纪》中说:各陵上的建筑物已“颠毁大半”,有的则已被兵火焚尽,只剩下“林木枯丘”。

    现存帝陵、后陵石刻群组中,残损严重的占16%,仅有残迹的占32%。

    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学界的争议。北宋皇陵多次遭遇盗掘,很多研究者认为剩下的东西研究价值不大。这影响了研究者的积极性,导致近半个世纪来研究成果对比其他帝陵偏少;而研究成果和曝光度的偏少,又反过来导致宋陵的不被重视。

    近几十年来,宋陵日复一日地被提起,而后一次又一次被忘记。

    巩义这些地名,与北宋皇陵分割不开

    其实,在北宋皇陵兴建的漫长岁月中,很多元素已经融入了巩义的历史,并体现在如今巩义的地名中。营造永安陵时,在岭南五里有两个刻制石器的作坊,时称东作坊,西作坊,演变成了东作村,西作村,今又简称东村,西村。永昭陵东六里处当时打铁器的作坊,如今成了铁匠炉村。永昭陵东北五里的石灰集散地,成了石灰务村。修永昌陵、永熙陵时,挖土造成地势低洼积水成泽,是如今的滹沱村。寇准的墓葬在永定陵区内,旁边的村子起名叫寇家湾。守护宋陵的雨林军驻扎在榆树村,该村改叫“雨林庄”,后又改为“羽林庄”。永定路,永安路,包拯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巷议
   第03版:民生要点
   第04版:民生置顶
   第05版:民生置顶
   第06版:民生置顶
   第07版:民生置顶
   第08版:民生置顶
   第09版:独家策划
   第10版:独家策划
   第11版:独家策划
   第12版:大家都在看
   第13版:看视频
   第14版:广电独家
   第15版:民生情报站
   第16版:最经济
宋陵缘何“最不受学者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