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最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民生要点

第03版
最经济
今报网首页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开幕 我省县域工业30强名单出炉

    丹桂飘香、橙黄橘绿,在这样秋意浓浓的日子里,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15日在郑州开幕。来自境内外近2000个客商云集,共同聚焦数字经济、5G产业、人工智能等新兴重点领域,开展对接洽谈。此次系列对接活动共有778个项目签约,河南产业结构正因产业转移而重构。□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莉 朱耒刚 见习记者 王琳

    该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 

    本届活动778个项目现场签约

    本届活动由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与中西部九省区政府共同主办,七个国家行业协会参与协办,以共享、协同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快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据悉,本届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共设计安排对接活动13场、地方专场推介对接活动4场。活动包括集体会见、开幕式暨产业转移合作签约仪式、能源革命报告会、院士中原行活动、产业转移专家研讨会等。

    开幕式后举行了产业转移合作签约仪式,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共收集汇总签约项目778个。在现场,洛阳市瀍河区政府与北京联东集团中原轨道交通产业园一期项目、安阳市政府与东旭集团新型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园项目、睢县政府与中疆科技集团年产3000万件电子终端设备项目、信阳市政府与正威国际集团的信阳产业园项目、宝丰县政府与汨罗市鑫祥碳素制品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纯石墨碳材料制品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项目进行了签约。

    此次签约项目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大项目和龙头项目多。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48个,5亿元以上项目127个。二是产业集聚型的项目多。园区、基地、总部类项目共计120个。三是优势和新兴产业项目多。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项目341个,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6大新兴产业项目193个。四是承接转移特征明显。从转出地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项目609个,占比76%;从转入地看,洛阳、驻马店、平顶山、郑州、信阳5个省辖市项目324个,占比44%。

    作为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盛会,该活动从2010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前六届累计签约产业转移项目2975个,签约总金额达到了1.39万亿元,一大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实施,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中西部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河南省县域制造业发展报告(2020)》发布

    我省县域工业30强出炉

    县域稳则大盘稳,县域活则大盘活,县域强则省域强。

    10月15日下午,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活动“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首次发布了《河南省县域制造业发展报告(2020)》。

    论坛上首次发布了我省县域工业30强名单:巩义市、长葛市、禹州市、新密市、新郑市、孟州市、荥阳市、长垣市、新安县、沁阳市、偃师市、灵宝市、武陟县、永城市、孟津县、登封市、襄城县、林州市、尉氏县、中牟县、温县、汝州市、伊川县、渑池县、博爱县、淇县、栾川县、临颍县、鹿邑县、兰考县。

    其中,郑州、焦作、洛阳、许昌均属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入围县(市)最多,分别为6、5、5、3个。总体来说30强占到整个全省县域28.6%,贡献了45%的GDP和50%工业增加值,应该说撑起了整体的半壁江山。30强县(市)有效支撑了整个河南省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

    报告显示,河南105个县市,GDP达到3.1万亿,占GDP全省总量三分之二,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70%。目前来看县域经济是河南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还是重中之重。

    从布局来看,未来将会形成双核引领,以郑州和洛阳为核心,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城市为重点,高质量发展支撑轴;以黄河、淮河、汉江流域地区为重点,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带。

    河南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发挥数字经济引领作用,围绕稳定供应链、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速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构建“556”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发展新格局。556产业体系分别是:做强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材料5大优势产业,做优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等5大传统产业,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六大新兴产业。

    河南人工智能产业

    到2022年力争规模达700亿元

    人工智能如何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15日,作为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会系列活动之一,人工智能产业专题对接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国内外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等为河南人工智能发展建言献策。会上,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入选《2020年度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名单》,同时,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正式揭牌。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郝敬红表示,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把人工智能作为六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推进和培育,涌现出了宇通客车、中信重工、郑州金惠、信大捷安、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一批优势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自动驾驶、智能传感器、图像识别与机器视觉、语音识别、消防(巡检)机器人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国内一流的关键技术,打造了一批特色优势“拳头”产品,在“智慧交通”“智慧医院”“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金融”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人工智能关联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300亿元,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和蓬勃生机。郝敬红透露,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我省新近出台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并即将出台《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力争到2022年我省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部分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规模争取达到700亿元。

    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河南产业发展?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朱秀梅也给出了几点建议。

    她认为,河南应发挥好河南大市场、多场景、聚人才等特色,找准优势行业切入点,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智能产业,加快支持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希望河南在数据共享、人才流动、新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主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稳步推进5G网络商用部署,加快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营造有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河南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具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绝佳条件。建议鼓励产学研各界深入合作,聚焦具备优势的应用场景,通过示范引领,培育形成更大市场、创造实际价值,并以应用和产出反哺技术进步,建立良性循环。发挥AI赋能效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民生要点
   第03版:最经济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6版:财智圈
   第07版:今牌金融
   第08版:今牌金融
   第09版:河南新闻
   第10版:河南新闻
   第11版:广告
   第12版:河南新闻
   第13版:河南新闻
   第14版:教育
   第15版:河南新闻
   第16版:河南新闻
无标题
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开幕 我省县域工业30强名单出炉